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EMBA教育中心!
English Version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方式
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 > 文章详情
董炜:用建筑语言,传设计之妙
时间:2014-05-19 00:00    点击数:

董炜:

武汉大学EMBA 2013级(3)班学员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设计所 所长

QQ截图20150519093451.png

约见董炜的采访颇费了一番功夫,初次预约时,因出差恩施未能成行,后经过时间上的调整,最终敲定在董炜的办公室开始我们的采访。采访进行中,才了解到他一年之中几乎250多天的时间出差外地,足迹遍布国内各大省份,北达黑河,南至广州,西到新疆,奔走于各大城市之间,于繁忙之中能够接受采访,机会难得。

进入董炜的办公室顿觉窗明几净,四周墙壁上挂着的几幅书法墨宝难掩光彩,而书法作品的翰墨情趣一直是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因此,不难揣度他的文雅风度,在接下来的采访中也得到了印证,一派从容不迫的儒士气度跃然眼前。言语交谈中,雅致温润,学识的渊博,让人如沐春风。当谈及自己的爱好摄影时,随即从自己的办公桌下拿出装备,满意地在我们面前展示,率真随意,毫无领导的架势。

选人不拘一格,唯才是用

中南院成立于1952 年,当时正是国家恢复工业建设、提高国民物质及文化生活水平的关键时刻。1952-1978 年间,中南院作为国家建工系统的6家大区级设计院之一,承担了大量的工业及民用建筑设计,在缺乏经验积累和技术标准的情况下,努力探索,迅速成长,先后完成了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汉锅炉厂、武昌车辆厂、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主要厂房设计;完成了武汉新华电影院、武汉体育馆、东湖风景区行吟阁、武汉歌剧院、武昌火车站等公建项目设计。1980 年代初,根据国家设计体制改革部署,中南院实行企业化取费试点和全面质量管理,并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在中南院一路的发展、开拓市场阶段中,挑战的压力也如期而至。2008年董炜被调入第三设计所担任副所长,工作一年之后又被派到第四所担任所长。初任所长的他并未被自己的升迁而感到激动,自己即将面临的局面是,加上自己也只有52个人的团队,将完成一个正规所(一百多人)的任务量。面临领导的关心和重视,如何维系一个大所的形象,得到领导的赏识,以及业务的正常开拓,这些问题都是亟待处理和解决的。

面对内部艰难的局势和外界竞争的压力,求贤如渴的之心日益强烈,一木难为林,孤掌难为鸣,于是,董炜决定引进招聘一批人才解决当前的困境,提及用人的标准,董炜沉吟良久,似乎对此事感触颇深。“我的用人标准就是不拘一格,首先,热爱建筑设计这个事业是前提条件,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欢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次,只要有能力不会拘泥于学历的成分,虽然第四所的成员平均学历是全院最低的,但是他们工作非常认真,甚至会花费几倍的时间和努力投入到工作中,现在他们的发展都不错;最后,对于性别方面不会有限定,我所的女生比例是最高的,在某些方面女生的忍耐力极好,对于优秀的女生是欢迎加入的。”正是这样打破常规别具一格的用人方式,短短几年内,第四所迅速发展壮大,现在所里人数达到103人,年产值8千万,年设计合同约1.2个亿。

进入铁道部设计,带来清新之风

中南院牢牢掌握市场脉搏,先后在深圳、上海、北京、海南等地成立分院,开拓市场。多年的磨砺以须,公司审时度势,抓住大规模铁路建设的黄金机遇,强势挺进铁路站房市场,中南院由一个民用建筑设计院打进火车站专业设计院市场,累计中标86座铁路客站设计项目,抢占了铁路重大客站设计市场1/3 的市场份额,其中包括国家新建10大铁路枢纽站中的杭州、郑州、西安、南昌、丰台等5 大客站,以及11个省会城市的铁路客站。

董炜作为西南地区(成都、重庆、贵州、云南)业务开拓者,任重道远。在西南地区市场的开拓中,尤以成都的交通建设成绩斐然。成都与武汉相似是由三个大站组成,所里分别为差点东、北、南三个火车站进行设计辐射周边的配套设施,包括火车站前广场、酒店、长途汽车站、交通设施等,在成都开拓了市场,通过与成都市政府相关投资公司形成良好互动。在重庆市场上,也和相关单位相继达成了长期的战略合同,至此,西南市场的开拓起到了很好的开端。

建筑设计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资源饱和,要想在市场份额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有突出的优势和特点,中南院抓住机遇,进行战略上的调整,主动出击,高效、专业的服务态度赢得了一片赞誉之声,曾经一个铁道部的领导说过一句话:“中南院进入铁道部站房的设计,给我们铁道部站房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建筑融于自然,自然纳于建筑

建筑设计项目的风格和类型各异,对于设计师的要求也就不一而论,对于作品多产和设计灵感不断迸发的团队来说,一套高效工作的方法必不可少,董炜介绍说:“接到项目首先确定类型,设计师必须现场考察;然后,由于工作习惯,设计师会去当地的博物馆查阅地方文献,通过设计可以影射老建筑,表达一种文化的传承;其次,搜集建筑资料,尽量运用地方材料减少成本;最后,由于设计院是全国性的,各地标准不一,因此需要按照当地的不同标准实行设计。”基于这些步骤,有针对性和清晰的条理性从事设计,自然事半功倍。

在“武大中国质检大讲堂”项目设计权的竞标中,中南院精心准备方案创作,充分展现“起于山水之间,隐于山水之间,传承百年,重写武大”的创意,最终方案获得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从国内众多知名设计企业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不能为做建筑而做建筑,建筑需要与环境、地理、文化相关联,武汉大学是一座有着百年积淀的文化学府,浓厚的人文情怀,我们希望通过建筑语言表达出来,对于武大母校建筑设计,将更加谨慎。”董炜对于此次的武大设计饱含赞叹之意。

拥有百年历史的武汉大学,由于地块起伏较大,内部功能相对复杂,周围环境形态丰富,中南院想到结合南水北山,东临东湖的环境特点,力求人、建筑、自然的边界模糊化,使得建筑融于自然,自然纳于建筑。长长的台阶、厚重的钢架构、下沉广场里探出的樱花,使其在宁静中透着灵动与活力。

君子若水,随方就圆

因职业的发展,由设计师的角色到所长管理者之间的转换,这种改变对于董炜来说是挑战。董炜笑言:“所长的职位可真是需要十八般武艺,既要做好营销工作,还要做好人力资源和财务工作,没点全局观意识和管理学的知识还真不行。”虽有16年的建筑设计经验,但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仍是欠缺,及时对自己充电实在很有必要。

在董炜看来,选择武汉大学EMBA学习管理学既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管理发展的大趋势,而武汉大学EMBA的课程正是顺应这种趋势的产物。其中课程的设置非常合理,能够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管理知识,知其然,快速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活学活用,达到效果的最大化。“学了EMBA的课程,明显感觉自己的管理水平有所提高,思维方式和工作状态无不浸透着管理模式。”董炜明显地受益于武大的学习之行,平时课程一节都不落下。

采访中,董炜也透露出自己的“武大情节”,自己求学之路,一直与“武汉”大学有关,从武汉小学,再到武汉中学,唯独缺了武汉大学,颇为遗憾。因家与武汉大学近的缘故,对于近在咫尺的武汉大学,近水楼台怎不得月。

在与各行各业的精英EMBA学员相处时,董炜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局限,可以与不同的文化、兴趣、经历的人交往,砥砺智慧。中年的董炜性情如水,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生活中的董炜也是性情之人,爱摄影,好书法,善读书,乐运动,不惑之年的董炜已经过了自己的迷茫期,事业上也进入成熟期,希望有所突破,拥有一个更高平台;于家庭方面,多了一份责任,回归家庭是自己心里最大的享乐。(文|李盼盼摄影|郎云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