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老师介绍了儒家精神和儒家文化,李工真老师介绍了东西方文化的比较。武大EMBA巧妙地把这两门课放在一起,挺有意思的,其实就提出和回答了两个问题:
儒家文化(中华文化)是如何式微的?为什么?
以下属于个人理解,大家理性讨论,请勿狂喷。
我们先讨论下文化的传承的基础是什么?文化能传承是依靠人,人是文化的载体,没有人,文化就灭绝了。我们说玛雅文化灭绝了是因为玛雅人灭绝了。
但仅仅依靠血统或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也不能继承文化。希腊人和埃及人都还在,但当时创造雅典文化和埃及文化的人,以及能继承其文化精髓的后代已经消失了,所以雅典文化和古埃及文化也就消失了。或者说,我是孔子地78代孙子,我们有血缘关系,所以我就是孔子和儒家的精神载体和继承者,也是不对的。大家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但未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和继承者。
那什么是中国文化(汉文化)呢?文化的范围很广,相对确切地定义文化应是群体民族性和个体人格品质。中华的文字和语言还在,诗词书画还在流传,但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性和中华国民的魅力人格是否存在,那就见仁见智了。“崖山之后无华夏,满清之后无中华”是一种观点,“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另一种观点。但不管哪种,都说明了目前是中华文化最低迷的时期,所以需要“复兴”。
中华文化曾经兼容并包,中华文化和作为中华文化的主要精神分支的儒家文化影响了东亚国家,是如何式微的呢?
一、 从开放到封闭
个人认为中华文化在东周南北朝时期体现的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巅峰,从春秋的诸子百家到南北朝的名士风流,体现了中国人精神层面的思想最高度。各种学说、思想和探索百花齐放,而随着统治阶级推崇儒家文化,逐步从思想开放走向了封闭;即使这样的,东周时期的孔子和孟子思想仍是儒家不可逾越的高度,后世一直在解释、研究和理解孔孟的思想。可以说,因为走向封闭,中华文化(或儒家思想)是从南北朝开始衰落的。
二、 群体的沦落
我们回顾中国历史,是“良币消亡、劣币生存”的历史。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和个体人格在一次次地屠杀中丧失了“士”的底线,不断妥协不断投降,变成了“顺天命”没有思想的“顺民”。中华的文化和边界在每一次外侵和内耗中不断偏安,在元、清的两次改冠易服的抵抗中,中国人前次选择投海,后次选择了投降。所以自唐宋后,中华民族已经是“大国的遗民”,国人低等人、臣子和奴才,独立的精神文化上已经不复存在。
三、 先天不足
中华文化无法强势继承也源于她自身的不足,中华文化更强调个人的修行,而非营造适合的外部环境。一旦外部环境变化,很难生存。儒家文化强调“修身、自省”,佛家和道家文化提倡“出世修行”,更强调个人素养的提升,但无法改善宏观全局,并对文化提供保障。所以,改朝了、昏君上台了、外敌入侵了、把知识分子干掉了,文化就无以为继,就妥协和改良了。不信可以看看中国的神话和宗教体系,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在天上相安无事就知道中国思想多能妥协了。
另外,儒家文化中的“天地君亲师”的等级制度是不牢靠的,不得人心。除了“天地”要敬畏外,但皇帝是“轮流做”的。而近几十年更提到“人定胜天”的想法,那连“天地”都不用敬畏了,那依靠什么去团结和凝聚大家的思想呢?
四、 外部文化的冲击
因为中华文化(儒家文化)提倡的等级是不牢靠的,是强调“自惠”而非“互惠”,因此在以“自由、平等、博爱”的外部文化前就处于劣势。你是接受“人生而平等”的理念,还是接受“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思想呢?
人要接受什么样的思想才会形成什么样的文化,所以,要改良国人的思想,才能复兴中华文化,这样才会出现楷模、出现“良币”,影响小圈子到大圈子,小团体到大团体。综上所述,中华文化能继续延续的基础就是:
- 思想开放 -----自由
- 解决内困 ---- 平等和博爱
(文/2015级1班 周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