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隆重而简短的开学典礼,是我们正式组成一个新集体的标志;学唱《武汉大学EMBA之歌》、参观校园、聆听李工真教授精彩的校史演讲,拉开了我们同作珞珈人的序幕;经历拓展训练,则是全班形成心手相连团队的真正发端。
新鲜刺激、紧张痛苦、愉悦兴奋、嗟叹唏嘘……参加拓展训练,不同的个人或集体,感受可谓百味杂陈。如果用一句话浓缩09级武汉班拓展训练的体验,“熔炼身心,感悟进取”想必就是所有参训学员的共同心声。
16日上午7时45分,在班主任罗虹的带领下,我们踌躇满志,在雨雾中一路奔赴孝感双峰山。
目的地越来越近,雨越来越小了,大巴车上的气氛越来越热烈了。下车后,教练随即将我们分成两支小队,接受队列训练。“向右看齐”、“立正”、“向左转”在高亢有力的口令声中,学员们迅速进入角色,队列动作逐渐整齐规范,“一、二”,同时吼出嘹亮的口号。两队分别选定队长、安全员和环保大使后,在规定时间内设计完成了各自的队名、队标、队训、队歌和队旗。
为期两天的训练内容丰富充实,训练环节细腻多彩,尤其是“宏伟蓝图”、“心路历程”、“巨人梯”、“毕业墙”四个科目,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记。
整体协作 团结进取
16日午餐毕,稍事休息,一进入会议室,投影幕布上“宏伟蓝图”四个大字格外醒目。我们被分成7个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各司其职。1至6组领取了用七巧板拼图形的任务,第7组则作为任务的领导组。在90分钟内,视各组得分高低列出名次。
很快,大家发现各自领到的组件数量不足,且各色混杂、形状种类不全,单凭手中现有组件根本无法拼出图示中的图形。于是,组员边拼图边催促组长外出协商,从其他小组搜罗所需材料。时间一分一秒在流逝,而教练按进度不时报出各组得分,空气弥漫着紧张的味道。混乱中,有小组被投诉。好在二十分钟后,大家都意识到,这样下去将肯定无法按时完成任务。在第7组组长召集下,先后三次组长会议起到了协调统一、明确分工的作用,各组迅速合理配置组件,分享拼图方法。场面顿时变得忙而有序,各组齐心协力,有步骤地互相支援,效率大增,此后仅用15分钟就实现了总分过千。
进行小结时,学员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得出成功团队至少必须具备关系和谐、共同目标、运作规范、科学决策与执行到位这五方面的要素。
认真负责 爱的分享
与突出理性训练的“宏伟蓝图”相比,16日晚的“心路历程”深深触动了所有学员。
天色渐暗,薄雾如纱。在黑夜完全降临前,教练把我们均分成两拨,一拨戴眼罩,一拨戴口罩,两人随机结对,“哑巴”搀扶着“盲人”摸黑前行。
在路上,尽管感到无助、担心甚至是恐惧,但“盲人”不得不把自己所有的安全交给“哑巴”;尽管不能用语言指路,但“哑巴”努力通过肢体间的碰触给同伴不断提示路况信息。
在路上,“盲人”耳边传来“哑巴”沉重的呼吸。
在路上,“哑巴”深深感到了同伴对自己的依赖。
在路上,两人本能地建立了高度默契,无偿彼此信任。
走过凹凸不平的草地,穿越灌木丛生的花坛,翻过狭窄的拱桥,通过乱石密布的小径,迈上不规则的阶梯,跨水沟过巨石,最后攀登一段泥泞的山坡到达折返点,也就是位于半山的水库大坝。
面对水库,摘下眼罩,取下口罩,静静调整。我附耳倾听你低语被牵引的心境,再将沿途的“磨难”轻轻道来。你我拂去汗水紧紧拥抱,拍着彼此的肩膀,都急于让对方知道“我是真的很爱你,支持你!你真的很优秀,你最棒!”互换角色后,默契的力量使大家很快回到终点。
席地而坐,漆黑的会议室内只有喘息声。这时,耳畔响起了刘欢的那首《在路上》,歌声从低吟到诉说,起伏跌宕,一遍一遍,穿透了每名学员的心,沉淀了思绪。我们敞开心扉,忘却世间纷繁,嗓音沙哑,讲述人生,尽情分享爱的鼓励。
积极主动 挑战自我
17日上午,结束了晨练和晨课。早餐,休息,集合,列队出发。
我们一行来到一座8米高钢结构器材下,从器材顶部往下,每间隔约1.2米有一根长3米直径25厘米的圆木,处于最低部的圆木距地面1.5米。这六根大小相仿的圆木两端分别被拇指粗细的钢缆串联,就像一段只有巨人才能使用的软梯。
“这项科目叫作‘巨人梯’。请学员们自由组合,每两个人一组。徒手,至少要爬到第四级。建议一名学员弓起大腿,让同伴踩着先上,等他上去后,再拉你上去。”带队教练宣布完任务要求后,开始讲解如何正确使用包括高空保护绳在内的专业安全设施。大家听罢,议论纷纷:“这么高,困难不小啊。”看着学员们裹足不前,教练忍不住发话:“哪两个先来?”就在大家互相“谦让”时,结实的周栋勇敢出列,并叫上了体型偏瘦的卫欢。这一刻,所有观望着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好样的!”。
他们穿戴好护具,拴上安全绳,进行简短商量后,周栋抱住第一根圆木,收腹抬腿,双脚勾紧圆木,一拧身坐了上去。确信坐稳后,他向卫欢伸出右手,两人紧扣手腕,共同发力,卫欢也顺利爬到了第一级。“巨人梯”开始晃动,他俩努力保持平衡,如法炮制,又爬到了第二级共和第三极。这时,“巨人梯”晃动的幅度增大,而他们也显出疲态。“加油!加油!加油!”罗老师带着大家给他们助威、鼓劲。成功了!他们到达了第四级,掌声、叫好声再次响成一片。
在“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组合的感召下,学员开始自由结伴。当第三对组合完成任务后,“一定要扣紧手腕。”“力量大的先上。”“可以抓住安全绳,而且两根一起抓容易发力。”“只抬膝盖作用不大,关键是脚一定得勾牢。”大家开始自发地献计献策。
樊廷军和李华安是第一对爬上第六级的组合。在到达第五级的时候,年龄稍长的李华安一度有放弃登顶的念头。“我实在没力气了。我当时对樊廷军说,你一个人继续上,我顶着。可他坚决不同意,说咱俩是一体的,必须一起登顶。这话给了我莫大的动力,登顶后,果然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觉。我很感谢樊廷军。”李华安滑降着陆后对大家说。
有了第一对组合登顶,剩下的学员彻底打消了一切顾虑。不仅男学员组合一次次完成任务,张洪/易红、张长万/程红这两组男女搭档先后都爬到第六级,前者创造了我们班女学员第一个登顶的纪录,后者创造了男女搭档且两人年龄相加最大组合登顶的纪录。要知道,瘦弱的程红还必须忍受肩周炎的剧痛。
值得一提的是,自称体重110公斤的李冰与王季明组合,尽管每上一级都必须全力以赴,尽管这对组合用时最长,但他们最终达到了教练要求的底线。“王季明能答应和我搭档,我十分感动!我知道自己体重大,而他还不到75公斤。我连累了他,否则,凭他的实力,完全也能登顶。”李冰抹去汗水,大声说道。王季明连连摆手,“哪里哪里,你第一次邀请我作搭档,我没回应,第二次才同意的。我认为,能和你一起爬到第四级,成就感不亚于登顶,我该谢谢你。”
最后一对,年届五旬的何承周与年轻罗老师搭档,虽然他们是唯一只攀到第三级的组合,但老少配给现场所有人展示了老何不服输的精神与罗老师战胜困难的执著信念。
荣辱与共 齐享成功
经历了“巨人梯”的考验,几乎所有学员都消耗了大量体力。
17日下午,此次拓展训练还剩下最后一关——毕业墙。面对高4米,而且无处着力的光滑墙面,教练要求:“不得借助任何工具,20分钟内,所有参训人员必须翻越它,否则,你们这次训练结果就为不合格。当然,可以搭人梯,已翻过去的不得再当人梯,可在墙头帮忙或在墙下做保护工作。”
由于有了上午爬“巨人梯”的经验,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了两分钟,确定了用两层人梯帮助三名相对强壮的学员最先过墙,他们上去后,站在墙头背面,再把依次登上人梯上女学员和罗老师拽上去。这招果然奏效,“一、二、三!”樊廷军第一个站上墙头,墙下一片欢呼。
随后,张洪、李华安过了墙,易红、程红和罗老师上去了;李冰、吴海涛、曾大海、周静、李栋、张长万、王永文、何承周、周栋、汪明也都上去了……全班用时刚刚16分钟,墙下只剩下王季明、卫欢两人。
王季明下蹲,卫欢踩稳他的双肩后,王季明慢慢起身站直,墙头后的伙伴抓住卫欢两臂后往上拉,王季明则抱紧卫欢双腿。众人将抱成串的他俩一把一把地提过墙头。
“哟哬——我们毕业啦——”大家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和激动,为团队的力量不约而同发出了成功的吼声。
随着罗老师宣布卫欢和李冰当选“成长之星”,我们这次拓展训练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画上了完美句号。
返程了,要分手了,大家互相鼓励互道珍重。
我们一起体验挑战,勇于尝试,无私奉献;我们碰撞智慧,交流心灵,结成了充满活力的团队。
带着浓浓友情的馨香,再见,我的伙伴!今后一路同行的日子,有你!有我!
(EMBA2009级武汉班学员 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