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明:武汉大学EMBA2011级(3)班
三一重工泵送事业部人力资源总监
工作状态的刘志明,注重细节,讲究实效,当他坐在办公桌边看着你时,有点不怒自威的感觉。然而,对于刘志明而言,正直、诚信和坚持,却是他赢得员工爱戴,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三一重工浸润多年,刘志明从未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他关注人,关注梦想,关注世界,他和他所服务的品牌一样,在大千世界里,安安静静地坚持着最本质的自我。
收获事业灿烂春天
2002年是刘志明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那一年,他进入了三一重工,从事人力资源相关工作,新的环境,新的团队,一切从零开始,刘志明与许多人一样,经历了一段艰辛的探索、磨合、奋斗期,但是当一批又一批的人因为熬不过最初的艰难而选择放弃最后感叹命运不济的时候,刘志明埋头一待就是10年,他用自己的勤奋敬业,努力工作,收获了事业的灿烂春天。如今身处管理层,刘志明很庆幸当初的坚持,而三一重工以及部门的氛围也为他的坚持提供了无穷的动力,“和一群具有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又能坦诚相待的同仁一起共事,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和令人愉快的事。”
作为集团最大事业部——泵送事业部的人力资源总监,刘志明视管理学大师杰克•韦尔奇为自己成功的榜样,韦尔奇曾说“要把最优秀的人才、最好的资源,放在最重要的业务上面,给最好的人以最好的回报、最好的机会,凸显了人力资源开发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这段话给了刘志明莫大的启发。在他看来,人力资源的基础管理理念是满足公司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提高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比、提高员工敬业度与满意度。因此,刘志明一方面在公司内部推行内部技能等级和内部职称的评估制度和体系,时时刻刻激励员工成长、让员工有创造成功、发展成功的平台和机会,帮助员工成功的理念,完善员工的发展通道;另一方面,以人为本,维护良好的员工关系和公司承诺;他注重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环境,通过合理科学的薪酬绩效体系设计,员工沟通渠道建设,提升员工的工作激情和管理参与;与此同时,重视人才培养与保留,更是引入了人才工程与政委制两项创新性举措。人才工程是在研发体系按领军人才、专家人才和骨干人才三个层次选拔最优秀的技术人才,给予精神和物质激励,以保留人才、培养梯队;而以培训和选拔优秀应届本科生的政委制,则将这些生力军充实到制造一线管理队伍中,负责宣贯企业文化和质量意识、了解工人思想动态、解决工人实际问题以及协助生产管理等工作,既增强了基础的管理力量,又为公司培养了大批后备干部。
泵送事业部是三一集团最核心成员,现有员工近两万人,对于人力资源“掌门人”刘志明来说,每一个人都与他有紧密的关系。刘志明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强大但依然具有亲和力的人,然而,很难想象,这样一位温情的管理者在平常却很难露出笑脸。刘志明看起来很严肃,不苟言笑,即使在交谈时,你也很难从他的脸上捕捉到更多信息,但是刘志明说,感性管理不是戴着温和的假面具进行管理,而是为员工们注入动力,激励他们努力工作。他善于倾听员工的心声和意见,重视非正式沟通的渠道,关注员工的成长,跟进他们的事业发展,尊重、信任员工,与他们建立伙伴关系,这些不同背景的员工聚集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奋斗,用自己的才智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现在,刘志明要让自己的“感性管理”在部门发挥效力,而这些对于整个泵送事业部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标带来坚持
从某种意义上,刘志明已经阶段性的实现了梦想,他很认同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将人生分为几个阶段:大学毕业到30岁是工作试用期,通过不断探索,找到自己的目标;30岁到40岁是工作奠基期,在人生目标的指引下,不断打牢基石,争取事业有成;40岁到50岁是事业有成期,事业已经打好基础,这个阶段正处于人生的巅峰,需要不断冲刺并要给自己充电,争取更高;50岁到60岁是休养期,养好自己身体的同时可以适当的工作,将自己过往的经验所学回报社会,学会更好的体验生活。
刘志明将这些的目标牢记在心里,根据所设定的人生阶段,不断自我评析,到了一定的时候,他会回过头来审视到底实现了多少,离他的追求还相距多远。如今,这些计划和目标成为了记载刘志明个人一路走来的奋斗史和成功史,他的职业发展完全由他的目标和计划所驱动,“如果你的心里没有目标和计划,你根本就不可能抵达最高层。并且如果你30岁的时候还在做着和20岁时一样的事,40岁还做和30岁时一样的事,或者对自己的要求还是一样的话,在我看来,这样的人生是没有进步的”
清晰明确的职业目标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让刘志明紧紧把握住了每一次展示才华的机会,逐渐成为泵送事业部的核心领导。为了完成人生的计划,实现目标,他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有趣的是,在刘志明心目中,压力特别是工作上的压力往往会让他迸发自我挑战的激情,进而得以享受完成挑战达成目标的满足感。但是当事情多,压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刘志明又会停下来,与好友同事谈心,与家人聊聊生活琐事,转移注意力,“有很多时候,人们觉得有压力是因为钻在一件事上出不来,你需要自己转移注意力,原本的压力就在无形中发散了。转移注意力,是为了更坚定的前行,当然,圆满的完成各项工作,才是释放压力的最佳解决方法。”
走进不惑之年,刘志明再也不患得患失,再也不以物喜,不以物悲,早已养成了宠辱不惊的淡然,饱经世事的成熟,他在大千世界中依然坚持着自我的精神,而这其实是需要勇气的,也需要有绝对的自信,需要对这世界有极深的领悟。
人生新挑战
二十多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刘志明选择了以人为重心的——人力资源为自己的职业目标,抱着“干一行,就要干出一流业绩”的信念,刘志明一步一个脚印,经历了旁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如今,谦虚的处事态度,严谨的做事风格,对管理的洞察和坚持是刘志明成功的法宝,这也为他带来了很多的荣誉,对此,他说这些荣誉只能代表过去,“我需要新的成就感”,于是事业上如日中天的刘志明又一次上路,选择到武汉大学EMBA学习充电。
谈及在武大EMBA的学习,刘志明感慨良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在国际舞台上担当起益发重要的角色,中国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竞争和更为严峻的挑战,因而,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系统地学习管理知识、提高管理能力变得更加迫切。武汉大学EMBA正好搭建了这样的一个平台,它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中国大陆首批开展EMBA教育的院校;并且武汉大学EMBA项目的任课教授95%以上为博士学位获得者,境外著名学者占45%以上,90%以上拥有企业实践经验,教学质量肯定能够保证;而高知名度势必会吸引大批优秀管理人员的加入,与他们成为校友,积累人脉资源,传递成功经验,能够获得更大的收获。”
EMBA作为高级决策者的综合能力的培训课程,注重将课程与学员实际体验相结合,参加武汉大学EMBA学习,刘志明受益匪浅,系统的理论学习,让他不仅系统掌握和梳理管理理论知识,掌握了一些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更启发了自己的管理创新理念,为人力资源管理更贴近业务提供了帮助。刘志明希望能够通过在武汉大学EMBA的学习,加上22年的工作经验,让思考模式达到一个质的飞跃,让理论与实践再次碰撞,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及管理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以面对来自国内外日益激烈的竞争及国际市场上频频涌现的机遇。
漫步武大校园,感受学生时代的美好时光,让刘志明回想起大学求学时在校园里种种点滴;在生活中,刘志明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他说:“做自己想做的工作,闲暇时间陪陪家人享受家庭的温暖,会会朋友,读读书,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现在,在刘志明身上,已然有着当年的意气风发,尽管少了彼时的狂放与不羁,但是多了一份成熟与坚持。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刘志明已经进入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意味着人对社会、对人生不再迷惑。不惑之年,对于刘志明来说,世事的繁杂多变,虽然还看不透彻,但已经看的清楚。走进不惑之年,刘志明再也不患得患失,再也不以物喜,不以物悲,早已养成了宠辱不惊的淡然,饱经世事的成熟,他在大千世界中依然坚持着自我的精神,而这其实是需要勇气的,也需要有绝对的自信,需要对这世界有极深的领悟。 (文 | 刘柳 )